九游体育(NineGameSports)官方网站-九游成就体育传奇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九游体育在线官网
动态资讯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

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22 23:51:27 点击数: 

  九游体育组织开展了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评选活动,王克磊等20名同志荣获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称号。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青年教职工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时代使命,以受表彰的先进典型为榜样,全面提升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勇当开路先锋。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

  王克磊,数学与统计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长期主讲《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变函数》等本科生课程,以及《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几何测度论》等研究生课程。从事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尤其是Allen-Cahn方程的研究,在De Giorgi猜想、有限Morse指标解的分类等问题研究上取得系列成果,在Communication on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等期刊发表40余篇研究性论文。先后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等,获中国数学会钟家庆数学奖、ICCM若琳奖。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2)

  王增文,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重要出版社出版专著5部。主持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国自科、国社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在《管理世界》《政治学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讲国家精品课程《公共管理学》。获批30余项咨询报告并指导实践。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3)

  卢盛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二等奖、青年成果奖。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财政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3智库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中获特等奖。积极参与学院人才招聘等服务工作。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4)

  吕博,历史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组建武大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团队“丝绸之路汉唐文献与考古资料的新整合与新阐释”并担任负责人。作为主要策展人举办“交河一万里——吐鲁番丝路文物文书特展”,累计参观人数超20万人次,受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5)

  刘德地,水利水电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解决分布式水文模拟与水资源高效利用难题。连续多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兼任国际水文科学协会(IAHS)水质委员会主席、国际中文期刊《水资源研究》主编等多个学术职位,提高了我国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话语权。致力于培养严谨认真的科研人才,协助所在系引进3名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6)

  李昭,测绘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长期从事高精度卫星定位理论与应用研究,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基准站非线性运动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原创性成果,引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坐标时间序列研究。入选2021年国家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获2022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海外)等各类科研项目5项。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7)

  李姝,医学研究院教授、副院长,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要从事天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调节机制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得 2024 年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8)

  李熙,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深耕夜光遥感技术,参与设计3颗卫星的夜光遥感功能,创新性推动夜光遥感的物理机制发展和交叉应用。通过夜光遥感技术支持国家重要政策制定,并服务于联合国、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多国的人道主义援助任务。推动我校与联合国训练研究所、联合国外空司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选拔了21名学生前往联合国实习,成功将联合国灾害管理与应急反应天基信息平台(UN-SPIDER)中国区域支持办公室落地武大。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9)

  邱超,本科生院,大学生工程训练与创新实践中心副主任。积极开创数智教育武大模式,向世界展示武大智慧;大力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助力获批国家级示范中心;深入推动学科专业内涵建设,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拔尖人才;推动双创工作初显成效,推进了武大数智教育基本建设高质量发展。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0)

  陈庚,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级课题4项,出版专著6部,发表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论文50余篇,提交政策咨询报告40余篇。牵头创设武汉大学“文化第一线”全国调研网络和全国公共文化政策研究实验基地观察网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荣誉。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1)

  陈朝吉,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围绕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开展研究,解决生物质资源化难题。连续四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国际影响力显著。双创竞赛取得佳绩,持续推动成果转化。创新研发全绿色纤维素基包装材料技术,获湖北省总工会第六届“工友杯”职工创业创新比赛十佳创新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指导学生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项8项,实现武大国创赛“红旅赛道”金奖零突破。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2)

  林丹丹,人民医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长期从事消化肿瘤的内科治疗,聚焦胃肠肿瘤的新辅助、转化治疗,坚持开展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科学研究。积极组建并参与消化道肿瘤MDT诊疗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近5年,她的团队围绕炎症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分子调节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多个蛋白在免疫微环境中的调控作用,为未来肿瘤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潜在的药物靶点与先导分子。迄今以第一或(共)通讯作者身份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3)

  周一敏,附属学校,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荆楚名师名家培养对象。担任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部级评审专家、教育部“国培计划”授课专家。参与教育部信息化专项“新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双语资源”项目。获全国第四届书香校园阅读教育教学成果示范案例奖、湖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奖、湖北省中学数学优质课教学竞赛一等奖、湖北省中小学“四优”评比优秀作业设计一等奖等。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规划课题6项。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4)

  周力虹,信息管理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通过文工交叉将数智技术深度融入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在JASIST、《中国图书馆学报》等权威期刊,以及iConference、ASIS&T等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国际级、国家级项目10余项。深耕教坛十四载,荣获美国华人图书馆协会卓越教师奖、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多项荣誉。积极推动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国际化建设。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5)

  夏桂松,弘毅特聘教授、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积极参与和推动武汉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形成特色鲜明的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承担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带领团队提出“图像矢量化认知计算”新方法和“遥感图像结构化解译”新框架,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中国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6)

  翁小成,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从事RNA化学生物学研究,聚焦RNA结构和修饰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多项。在Nat. Chem.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两次以第二完成人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致力于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视野的化学英才,指导本科生获国家基金委青年学生研究项目资助。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7)

  郭朝,动力与机械学院,注重竞赛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获得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竞赛奖项10余项。突破了高爆发变刚度机器人仿生驱动与控制技术,发明了系列柔性外骨骼机器人、仿生四足机器人、“天问”人形机器人。相关成果获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的广泛报道,成果服务国防、医疗健康、特种作业等重大需求。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8)

  程梦婷,附属外语学校,荣获湖北省第九届中小学教师教学竞赛中学英语组一等奖。在第二十四届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中获创新作品奖。在第十四届全国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课例展评中荣获一等奖。在湖北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展示基教组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在湖北省优质课展评中获得二等奖。荣获武昌区“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19)

  简繁,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项目和湖北省重大、重点项目,在《求是》《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余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参与撰著中央马工程读物《社会主义发展简史》。作为主要完成人,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3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多个重要奖项,相关项目入选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

第十六届武汉大学杰出青年(教职工)风采录(图20)

  熊超,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学院,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在空间物理国内外多个学术组织担任委员,深度参与我国“张衡一号”及“澳门科学一号”卫星项目,在星载磁场与等离子体探测方向取得创新成果。资助多名博士赴意大利、日本、韩国等科研单位进行联合培养,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及国际化视野。推动学院研究生部分课程改革,优化学院研究生评奖评优体系,推动学院建立了“知行研究生论坛”及“地空前沿领航论坛”品牌,为学院及学部研究生学术交流搭建良好平台。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